用2.0的思维方式去看世界

2008年10月27日星期一

信息的流通

最近有两件事使我再一次思考信息的流通将为我们的世界带来什么。

第一件事,广州新闻台G4最近报道的一位叫李瑞然的老人家,从72岁开始,在广州四处拍摄即将被拆除的建筑,与钩机赛跑。14年间,他穿梭各建筑工地间———拍摄历史原貌、拆迁瓦砾、居民搬迁、新修建筑。10年拍摄2万多张照片,记载着广州的拆迁史。

作为一个广州人,我深深地被李老师的行为所感动了。一位老人在如此大年纪的情况下,一个人生活尚且不容易,李老师还拿着动辄十多斤重的相机背包四处奔走拍照,为的是"留个纪念",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恒心!不过在敬佩李老师的同时,我思考的,是对这些照片的处理和保存。据G4报道所讲,此前李老师所拍下的2万多张照片,都保存在李老师的家中,这些照片,有已经晒出来的,还有一些是暂时以胶卷形式保存,未晒出。G4报道出街后,广州市档案局便派人到李老师家将部分未晒的照片晒出来,经检验过照片的质量再决定收集更多的照片,并将一部分已晒出来的照片收藏至广州市档案局。

是否存在对这些照片更好的处理方式呢?这是照片都是李老师14年的心血所在,记载着广州市14年的变迁,其珍贵价值不言而喻了。这些照片只有一部分被收录到广州市档案局,很小的一部分被选中展出。其余大部分还"沉睡"在李老师的家中。李老师的家环境也不是太好,照片特别是照片的底片保存对环境要求比较高,一旦受潮或者感光,后果不堪设想。我认为,这些珍贵的照片,在档案局保留的同时,也应该通过扫描等多种方式电子化导入电脑,以图片形式保存下来,这样照片就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永久保存(不过也需要考虑硬盘的备份)。我还建议设立一个网站,通过这个网站将这部分照片一一展示给世人。很可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小在广州长大,后来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远走他乡。而印在他们脑海里面的,依然是那个上世纪的广州,一段浓浓的乡情,离乡别井的乡愁。他们可能没有机会看到G4,他们可能没有看到在广州霏艺廊举办李老师的摄影展。但通过互联网,他们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回忆自己的故乡,能从照片中重温到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点点滴滴,我相信这些照片会有这样的价值。建立网站的另一个好处是,因为李老师所拍下的照片需要整理而收藏,但几万张照片需要通过传统的人工标识整理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拥有鉴别这海量照片的阅历和能力。但将照片发布上互联网,发动网友的力量,通过互联网,让照片的信息得以流通,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照片,让众多网友为这些照片标识鉴别会让这项巨大的工程化繁为简。这些珍贵的信息,更加需要"触网"。网络会令这些信息(图片)经过筛选(被网友所标识),而使信息具有更高的质量,具有更好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更好地流通(被更多的人所发现和使用),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第二件事,我本来对中医是一窍不通的,但最近几年发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就开始搜罗一些有关中医、养生和保健方面的书和资料。之前是看了《人体使用手册》,作者将人体比作一台机器,以系统维护方式来看待人体保健,对书本里面的一些观点我十分认同。后来随着家人对这方面也开始越来越重视,陆陆续续买了不少这类保健养生的书籍,包括《求医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等。特别是《不生病的智慧x》一系列的几本书,所讲到的都是一些关于食疗养生方面的知识,有些讲到人根据出生年月划分为不同的体质,某些体质的人会特别容易患上什么病,应该最适合吃什么,不适合吃什么。这些书的作者都是医生学者或者是从事医务工作的人士,都拥有丰富的经验,她们将多年的医学经验汇编成书籍,让广大百姓都能够掌握到这种“不生病的智慧”。

出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知识是好事。但我更关心的是,这些知识如何能流通起来,让更多人更方便地了解到这些知识。现在很多白领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工作繁忙,应酬过多,不注意休息和调理,导致身体日渐变差(我觉得自己就很明显属于亚健康)。那些健康养生的书籍虽然有益,对于大多数的白领,每天可能有很多时间对着电脑,很多时间上网,却往往没能花多少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偶尔翻了几页,却发现书本涉及的内容太多,无法很快找到需要了解的内容。相信大多数人看这类书的感觉是,“我现在有哪些症状,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想知道怎样才能治疗好”。这样的想法可能会有点功利,但很实际,也很符合现代社会的讲求的效率优先。如果能够将这些书本里面讲到的知识分门别类的整理放在一个网络系统上,让需要了解这方面知识的人能够很容易地搜索到相关的知识,相信会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去了解去学习。

现在讲wiki,讲网上大百科全书,但网上针对中医方面的知识和资料却非常少,可能是因为互联网始于西方,而西方普遍接受西医的观点。如果能够将《人体使用手册》,《不生病的智慧》这类的书籍的知识做成一个类似《本草纲目》的医学大百科全书放在网上,并且允许每一个人都可以对这些知识理论进行编辑和修改,这对于医生,将会大大促进医生的医学经验交流,提高医生的医学水平,弥补由于单个医生的经验不足和知识的相对缺乏导致误诊的不足;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能够轻易通过上网获得中医养生的知识,通过与自身的比较找到自己平常的一些不恰当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进而作出纠正,亦将收益非浅。中医是一门有几千年历史的学问,但这种知识在今天是否需要更新?我们能够将古时候的理论照搬到今天使用?我觉得任何学说都需要“与时俱进”,中医理论也需要发展,需要根据现代人的体质而做出诊断。而互联网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平台,让信息(中医理论)更好的流通(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让信息保持更高的质量和更新(发展中医理论)。

PS:《人体使用手册》的作者其实已经迈出了这一步,他开了个博客,博客上面写的都是他书本里面的一些理论,提供给人们参考,也提供一个平台给读者去提问,他也会在上面与读者交流。有时候在google上面搜索一些与中医相关的词汇,会搜到这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