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

用2.0的思维方式去看世界

2009年7月1日星期三

有没有这样一款浏览器能满足我的要求?

最近结束借调回原单位了。新生活与原来最大的变化是,上网变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单位只能上内网。

诚然,手机也能上网,也能上twitter,上移动版的google reader。

twitter还好,毕竟只是在上面发布碎碎念,但在手机上看google reader却绝对是糟糕的体验。

今日突发奇想:
1、firefox支持Gears,Reader经同步过之后是能够离线存储一定量的rss消息的。
2、我喜欢使用firefox的插件——read it later,这东东可以把平时想先不看的网页保存下来,等到有空的时候再看,而且支持离线浏览。
3、有绿色版的firefox,可以放在u盘随身携带。

有没有这样一款浏览器,能同时支持以上三个功能呢?即,把gears和read it later存储的离线信息也保存在浏览器的文件夹下。这样浏览器就可以四处携带,在任何一台离线的电脑上都可以打开浏览器看之前待阅读的rss或者网页。

有这样的想法,纯粹是因为被无法上网的工作环境给逼疯了吧,哈哈

PS:其实还有一个简单点的方法,买个无线上网卡…………

2009年6月7日星期日

测试

(我的空中楼阁)使用scribefire发布测试

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

对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探讨和设想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我曾经在这篇文章中提到只言片语。我们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通过书籍获取知识;我们使用互联网,浏览网页,通过网页获取知识。书本,网页,图片,视频,这些都只不过是信息载体,我们通过这些载体来获取信息。然而获取信息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将信息加工整理转化成知识,对知识经过我们大脑的思考成为我们的智慧。关于这点,我打算另写一篇文章来探讨。在这里我想重点探讨的是,对于我们个人,可以使用什么工具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妥善管理。



1、传统的个人知识管理

1)学生时代的剪贴报
记得在中学年代的政治课和语文课,我们的老师教我们使用剪贴阅读的方式,即把平时觉得好的文章,写得好的时评新闻剪下来摘录在一个本子上,自己可以在上面写点评论,札记什么的。现在想起来觉得这样的方法很好,如果能长期坚持,既扩大了知识面,也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只可惜我们都很懒,大多坚持不下来。有少部分坚持下来的同学,文字功底都非常了得。




2)李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另一个是李笑来老师在他的大作《把时间当作朋友》中第七章“真正的解决问题方法”引用到的例子,介绍李敖的读书方法

李敖在凤凰卫视2006年1月19日的《李敖有话说》 里是这样介绍他的读书方法的:

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下来,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分类分出来了。那背面有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排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切开。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

那分类怎么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资料全部分类。一本书看完以后,全部进入我的夹子里面了。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的很细。好比说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我李敖分的更细了,天主教还可以分,神父算一类。神父还可以细分,神父同性恋就是一类,神父还俗又是一类。修女同性恋是一类,修女还俗这又是一类。

任何书里有关的内容都进入我的资料里来。进入干什么呢?当我要写小说的时候,需要这个资料,打开资料,只是写一下就好了。或者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跟修女同性恋有关系,我要发表对新闻的感想,把新闻拿过来,我的资料打开,两个一合并,文章立刻就写出来了。

换句话说,我这本书看完之后,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了,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用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标题是按照我的习惯来分,基本上都翻译成英文字,用英文字母排出来,偶尔也有些中文的。

今天我把看家的本领告诉大家,李敖知道的那么多,博闻强记,记忆力那么好。我告诉大家,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记忆力一开始就是你不要偷懒,不要说躺在那里看书,看完了这本书还是干干净净的,整整齐齐的,这不对。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就大卸八块,书进了资料夹,才算看完这本书。

今天我为大家特别亮一手,把如何看书的招告诉大家。不要以为这本书看完了,干干净净的新的算看过。那个不算看过,因为当时是看过,可是浪费了。你不能够有系统的扣住这些资料,跟资料挂钩。可是找我这个方法,可以把你看过的书,都把它的精华抓出来,扣在一起。这就是我的这种土法炼钢的治学方法。

在惊叹于李敖的勤奋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他的读书方法。尽管在李敖读书的年代,没有电脑,没有pda,没有现在那么多的电子工具,尽管这种剪贴方式在现代有点过时,但就是这样一个知识管理系统成就了李敖,成就了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李敖。有了这样的勤奋再加上精妙的知识整理方法,李敖那火花乱溅的“灵感”之丰富多彩从何而来就清清楚楚了。

2、一些潜在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完美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可以将我从网络,本地等途径获得文章或网页保存下来,并且能方便自己随时查阅。目前有以下的几种:

1)Google Reader(Google 阅读器)
作为一款RSS阅读器Google Reader很纯粹,但功能也比较单一。订阅的文章尽管能作为共享收藏,但离线功能薄弱,不利于存储在本机阅读。

2)Blog(博客)
对为web log来说,Blog更偏重的是网页的记录,并未能上升到知识管理的层面高度。尽管已有很多人将Blog作为自己的网页摘录,知识记录的工具,但Blog依然不是一个好的知识管理工具。

3)Wiki(维基)
我看好个人Wiki。因为Wiki本身定位就是百科全书,知识记录整理方面是强项。但目前一方面wiki的易用性和普及性远不如Blog:Blog有大量的BSP,不满意的话还有Wordpress,而Wiki方面的选择就少得可怜。另一方面,Wiki在网页摘录方面功能较弱,本身没有这方面的工具。

4)Google Notebook(Google 笔记本)
其实我用得最多的是Google Notebook。尽管它的功能从来未能满足我,但毕竟是Google的产品,用起来会放心一些,而且其功能也确实不错,网页摘录简单轻松,标签分类清晰,同Firefox无缝结合。最可惜的是google notebook已经停止开发

5)Del.icio.us(美味书签)
最近我开始使用上美味书签,不可否认使用书签管理收藏的网页有着它方便快捷的一面,但是当你收藏的页面逐渐增多时,管理的麻烦可不是线性增长这么简单的。美味书签主要存在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即只能保存网页的链接和部分预览,而不能把所有的内容保存下来,一旦所收藏的网站出现问题,你收藏的知识也将丢失。

6)其他
evernote用了一段时间,但可能是由于装的是最新版本,资源消耗巨大,用过不久就马上删掉了。目前来说还存在不少问题,未来发展不好说。Google Doc?我宁愿用Google Notebook。

3、把Gmail用作个人知识管理的设想


老实说,有这样一个想法,源于一篇文章《 把Gmail当作你的个人神经中枢》。文章提到把Gmail当个人神经中枢的几个方法,包括:通过Gmail获得实时新闻、如何自动存储书签到Gmail、如何通过Gmail管理日程表、如何通过Gmail发布Blog。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尝试把Gmail当作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我是这样做的:

1)新建一个Gmail邮箱
这样做是为了构筑一个纯粹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不至于与原来的Gmail邮箱混淆。

2)与Google Reader无缝链接



Google Reader提供对Gmail的良好支持,每篇文章下面都有一个发送电子邮件的按钮,看到好的文章想收藏下来,可以把文章发送的Gmail邮箱。对于没有Google Reader帐号的朋友,当需要分享文章的时候,我也可以把共享的文章发送他们的电子邮箱。

3)发送网页文章到Gmail
平时浏览网页看到好的文章需要收藏,把网页复制下来并发送到Gmail邮箱。

4)使用tag标记每一篇收藏的文章
我并不会每次发送收藏文章后就马上对其tag归类,而是定期登录该Gmail邮箱对新收藏的文章重新归类。当然,你也可以使用“帐户+tag@gmail”的方法,马上就可以把发送的文章归到指定的tag,不过这个方法也有两个问题:1、tag必须是英文;2、如果tag比较多,你的Gmail就会有一大堆“帐户+tag@gmail”的联系人,发邮件的时候还要慢慢去找应该发往哪个tag。

5)利用Gmail强大的搜索功能



自Gmail发布之日起,便于搜索就一直是Gmail的一大卖点。Gmail搜索非常强大,对于邮件的搜索是小case。我能够很方便地找到需要的文章素材。

6)Gmai Offline



如果仅仅是以上功能,并不能使我动心。Gmail offline的发布最终让我决定使用Gmail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支持了Gears的Gmail如虎添翼,在免去我们安装邮件客户端烦恼的同时,Gmail也相当于为我们免费提供了一个可以离线使用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这是包括Blog,Wiki,Google Notebook,Delicious都不能做到的。Google reader虽然也支持Gears,但GR的同步只能支持1000篇文章,而且每次同步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搜索功能也不如Gmail方便。

7)取代notepad
我希望有一个好用的记事本代替notepad,这个记事本应该能做到:1、直接在网上编辑,并随时保存;2、保存到网络的记录同时在本地也应该有一个备份,这样即使我暂时不能连上网,也可以随时打开这些记录。之前我使用Firefox+Google Notebook,但可惜Google Notebook只能满足第1点。而支持Gears的Gmail既可以随时保存,也可以在离线的情况下使用,一旦连上网络,Gmail会自动同步,自动把此前的离线记录上传。目前我使用Gmail来做会议记录和日程安排。

4、一些小窍门

1)有时候发送的邮件会被当作垃圾邮件
很简单,在Gmail设置中新增一个过滤器, 把你发邮件的邮箱列为“白名单”,即指定其执行该操作: 不要将其发送至“垃圾邮件”

2)如何管理两个Gmail帐户
有很多方法,你可以安装Firefox插件Gmail Manager,在Firefox下同时管理两个Gmail邮箱。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插件存在不少问题,而且安装这个插件后,对于我这种依赖Google书签的人来说,一旦切换了帐户,就没办法使用原来的书签(因为书签的信息都保存在原来的帐户中)。我现在的解决方法是,同时安装Firefox与Chrome。这样有三个好处:1、可以完美解决两个帐户的冲突;2、Chome运行JavaScript的速度要高于Firefox;3、我更喜欢Chrome的全屏界面,因为这看起来更像一个程序而不是网页。

3)随手写“碎碎念”
自从有了twitter,我们随时可以把“碎碎念”发布上去。但有时候有些想法不愿意公开,可以这样做:安装一个Google Talk,把新的邮箱帐户加为好友,如果有一些想法希望记录下来又不希望公开在twitter上,就给新邮箱发Google Talk信息吧。这些“碎碎念”会自动保存在我们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中。定义一个tag,再结合过滤器,我们可以把所有这些“碎碎念”都自动归档到这个tag里面。

4)使用Xoopic For Gmail管理图片视频和其他文件



安装了这个Firefox插件,你的Gmail会成为一个强大的文件管理系统,为邮件中的图片,视频和其他文件提供独立管理和查看的界面,使用比较方便。不过我在使用这个插件后出现几次firefox崩溃,原因未明。

5)用Gmail来进行GTD



有人用Google Notebook 搭建GTD系统,同样,现在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Firefox插件和Gmail结合,来实施GTD,这里有一个详细的教程

5、未解决的问题

尽管Gmail很强大,但毕竟其主要用途是邮箱而不是用于个人知识管理,我们目前更多的是利用了其对文档邮件管理的便捷功能。对于用作个人知识管理,Gmail依然存在几个不足:

1)没有外部链接
与Blog、Wiki,Delicious相比,Gmail最大的问题是其不支持外部链接,即无法通过超链接让外部网络访问到收藏的文章。是的,Gmail只是一个电子邮箱,邮箱里面的文件和资料一般来说都是私密的,不公开的,因此我们还不能把这些文章作为公开链接被外部访问。

2)没有分享功能
因为没有提供外部链接,自然也无法把收藏的文章分享给其他人阅读,除非把Gmail邮箱帐号公开。但这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3)对文件的管理相对薄弱
上文提到的的Xoopic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法,但无可否认Gmail在文件管理功能还是比较弱,如果我们需要管理doc,pdf,excel等文件,可能Google Doc会更合适。

4)网页收藏步骤繁琐
目前我要收藏网页,必须先打开Gmail新建一封邮件,然后把网页内容复制粘贴到邮件,再发送到知识管理的Gmail邮箱。虽然Google Toolbar本身提供一个网页发送到Gmail的功能,但很遗憾这个功能存在问题,网页并不能发送。在网上也有人提过这个问题,至今仍未解决。

5)无法对已收藏的文章作修改
有时候我们想对已收藏的文章添加一些注释,或者说对自己写过的一些读书笔记(已归档)作修改。Gmail似乎还没有这方面的功能,我们只能够重新新建一封邮件,修改,再重新发送,然后删除原有的文章。

6、展望未来——完美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也许从收藏文章管理的角度来看Gmail已经相当完美,而且Gmail在支持Gears后还具备了离线阅读和离线记录的功能。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Gmail只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电子邮箱,Gmail的定位并不是知识管理系统,Google也不可能往这个方向改进Gmail。期望有一个完美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出现。应该具备以下的功能:

1)浏览器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更进一步整合
浏览器提供的是信息的输入,知识管理系统则是信息的存储和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工具能够整合信息输入和管理。其实在功能上Google Reader很接近了,但目前Google对其定位只是个纯粹的RSS阅读器。

2)更强大的分享功能
上文提到使用Gmail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无法共享文章给好友,或者可以说共享的过程并不方便。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我们获得的大多数信息来自互联网,而分享是互联网的灵魂。作为一个完美的知识管理系统,必须拥有更强大的分享功能。

3)社会化特征明显
Google Reader最近的更新增加了好友共享,查看好友评论等功能,这是个趋势。博客大巴(blogbus)一直致力于博客与SNS的整合。我也曾经写过一篇关于Blog Socialize(博客社会化)的文章,尽管分析得比较粗浅,但我认为社会化是博客,维基,美味书签等工具的最终进化方向。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也应如此。

4)更强大的离线功能
Google Gears的野心十分远大。Gears的思路的确非常好。一个优秀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应该具备离线访问功能,不至于在断网时期无法使用。0.1版的Gmail Offline给我们带来惊喜。期待未来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会继续加强离线版功能。

5)把文档也管理起来?
我硬盘上还收藏有数不清的文档,word的,pdf的,html的,可以把这些文档都纳入我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吗?可以如Google Destop那样把这些文档里面的内容也纳入搜索范围吗?这样将大大提高了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利用效率。

2009年3月14日星期六

对RSS阅读器的一些想法


最近阅读了一篇文章(《RSS阅读器的未来在于社交化》),写得真不错。说起来,我真正开始使用RSS阅读器的时间也不长——不到半年,使用过的阅读器不多——Google Reader(以下简称GR),腾讯的阅读空间(以下简称阅读空间)。半年下来倒也积累了一些对RSS阅读器改进的想法,分享如下:

1.加强联系人共享功能

对于GR,去年的更新已经加强了联系人之间的共享功能,最近还推出了“Comment Views”,可以直接在阅读器上发表评论而不再需要登录相关博客发表,并且在阅读器上的评论彼此共享的好友也能互相看到。对于阅读空间,共享方面的功能主要有“发送给QQ好友”,“推荐”。但很多时候,我希望对某个topic感兴趣的好友作一个tag,然后将关于这一topic的精品文章共享该tag的好友。这一功能,阅读空间似乎能够对好友分类,但我无法将共享的文章发送到自定义的分类。我暂时采取的办法是,在google reader阅读的文章,想要共享给没有开通GR的好友,只能发送邮件选项添加多个好友的邮箱,同样在阅读空间也是如此。我不清楚阅读空间的“推荐”功能有多大用途,我至今还没见到有任何的好友推荐过文章。

2.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线入口,线上线下无缝结合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我在这篇blog提到一些。RSS阅读器作为从互联网那个获得信息的工具,目前的作为仅仅是一个信息的入口。GR在共享资源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功能,包括对文章建立tag,也可以将这些tag类文章共享成网页发布。但,想想另一个产品Google Notebook吧,尽管已经停止开发,但我认为Google notebook在知识管理方面在市面上没有一个软件或系统能够取代。方便的网页摘录,tag,搜索,整合firefox方便随时添加文章,唯一薄弱的是只能在线使用。我希望RSS阅读器对共享收藏的文章管理能提供线下阅读和整理的功能,甚至如果可以将本机上的word,pdf等文件整合到GR的的文章库。这样,阅读器就成为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信息入口,并管理着线上线下共享收藏的网页和文件。也许Gears版的GR能做到线下阅读,但对线下资源还是缺乏管理。

3.RSS阅读器需要淡化RSS的概念。


半年下来,我留意到使用GR的都以IT从业人员和Geek为主。就连我的很多读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使用RSS阅读器的都屈指可数。我觉得阻碍RSS阅读器推广的主要障碍是RSS本身。人们可能对使用邮件,浏览网页,使用QQ,浏览Qzone习以为常,但却不能习惯使用RSS阅读器,何解?RSS之过也。要使用RSS阅读器,你可能需要先阅读一篇关于RSS的文章,了解什么是RSS,然后你明白了RSS有什么用,接触到一些RSS类的专业名词:RSS地址,feed,RSS阅读器等等,最后你还要每次浏览博客的时候留意哪里有RSS的订阅链接,点击订阅,添加到RSS阅读器上。这些对于IT人士,Geek来说可能是小菜一碟,但对于大多数的网民,这无异于断绝了他们使用RSS来获取信息的念头。

我欣赏腾讯的阅读空间,因为它在推广过程中极少提到“RSS”。订阅不需要明白什么是RSS,因为好友的Qzone已经自动被订阅,阅读空间内也不断推荐一些优秀博客方便用户订阅。尽管我一直认为腾讯过于小气,不愿意开放Qzone被更多的阅读器方便阅读,但阅读空间在推广RSS阅读方面无疑取得了一些进步。伴随着qq邮箱而推出阅读空间才刚成长,功能还相对简单,凭借腾讯的用户基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是不要沾染了腾讯那些小家子气就好。



Web2.0网站也许能成为推广RSS的网站,因为Web2.0的理念与RSS有相似之处。我们看到大多数优秀的Web2.0网站都支持RSS的广播,例如豆瓣,译言,Youtube,Flickr等,更有将众多RSS都聚合到一起的Friendfeed。RSS要兴旺,只有当它不再是RSS。其实不光是RSS,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Web2.0”的概念也会逐渐淡化。“RSS”、“Web2.0”等都将从我们的日常词汇中消失。那时候,不是因为它们不再存在了,相反,是因为它们的理念早已经存在于每个用户的心中。

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关于Google Maps的一些想法



今天我在使用Google Maps的时候遇到了些问题。想告诉朋友去一个地方的路线图,路程比较远,路线有点复杂。发短信吧,要写一大堆,还说得不清不楚。于是我想到了用Google Maps

尝试在Google Maps上搜索源位置和目的地的公交换乘路线图,图倒是画出来了,但得到的几个结果并不是我想描述的那条路线。其实想想也正常,Google Maps的数据再详尽,也不可能包含了所有的路线,更何况是一些人为设计的路线。

这时我想到能不能为Google Maps开发一个地图编辑工具,能够人工在地图上设计路线并高亮显示出来,可以调用的路线数据包括所有地点和交通工具。这样应该能满足人为设计路线的需求,而且这些路线还能够保存下来并分享或发送给其他人。通过搜索知道,原来Google在其他国家已经有了一些地图编辑的工具,可惜目前在中国并没有使用。





其实不止是日常的路线,类似旅行的路线图,我们也可以通过Google Maps在地图上标出目的地和使用的交通工具,并且增加在旅游景点上的编辑,包括写游记(与Twitter或Blog交互),上传图片(使用Flickr或者Picasa),增加视频(Youtube)。这样无疑会令我们的旅游增加更多精彩元素。这些功能貌似已有部分在android上使用,但普通版本的Google Maps并未加入。

2009年2月24日星期二

从Google Gears说起——windows的革命(二)



1.什么是Google Gears?

在互联网上,我们似乎已经离不开Google的应用服务了。我们会使用Google search搜索,使用Gmail收发邮件,使用Google reader阅读rss,使用Google calendar 记录日程,有些人会使用Google docs来进行简单的文档处理,当然,还有Google notebook,我到现在还用它来记录一些小笔记,网摘,尽管它从来未能满足我的要求,尽管它已经停止开发



嗯,这些应用都很不错,但有一个问题,一旦我们的计算机不能上网,或者说暂时不能上网了,那怎么办?

从Google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它就是存活于互联网之中,并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而不断发展。脱离网络,我们便无法看到那个百变的logo,无法看到那个简洁的搜索界面,无法使用上那一系列优秀的应用。

Google Gears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

简单的说,Google Gears是一个软件,安装在windows下,使用户能够在离线情况下使用网页应用程序。计算机离线的时候,Gears会先将需要交互的数据存储在本地,一旦接上网络,马上连接上网站传送数据。



Gears原理的关键词是“异步”,Gears在本地硬盘建立一个数据库,数据并不是在产生的时候就发送,而是会以数据库作缓冲,这时本地与网络异步。一旦网络接通就上传数据,本地与网络同步。


2.Gears能为我们做什么?

Google Reader是第一款使用Gears的产品。安装Gears之后,第一次联网打开Google Reader,一部分订阅的rss文章自动下载到本地。这样,即使计算机离线,用户还是能阅读一部分已经下载的文章。在这一过程中,用户不会感到与平时登 录google reader网站阅读rss有任何的区别。用户对文章的共享,已读未读,这些数据会先保存在本地。如果计算机连上网络了,Gears又开始工作,把用户对 订阅文章的修改操作数据上传,并继续下载未读的文章,同样,用户也不需要知道这个过程。

Gears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让用户在使用网络应用的同时 可以允许计算机部分时间段内离线,这就解决了以往在离线状态下无法使用网络应用的问题。对于google来说,网络应用就是其生命线。目前Gears支持 Google reader,Google docs,最近开始还支持Gmail



这可不得了了。如果说之前的Reader,Docs都只能算 Google的一般应用,Gmai绝对是个Killer Application(如果你还没使用过Gmail,我建议你看看)。但Gmail毕竟只是个网络服务,一旦用户无法登陆网络,也无法使用Gmail。微软的outlook,腾讯的foxmail, 这两款邮件客户端软件一直有着巨大的用户群。Gmail再优秀再出色,也无法威胁到这部分市场。

支持Gears的Gmail将改变这种状况。

安装Gears后,第一次登录Gmail会将所有邮件都下载到本地。从此以后,我们登录Gmail将不再需要联网。打开浏览器,我们就可以离线写邮件,离线查看邮件,快速搜索海量的邮件。这里有一个详细的操作指南

至此,我会建议你,把outlook留着用来做gtd日程管理吧,而foxmail,感觉只是腾讯的玩具而已,我宁愿直接使用QQmail


3.Gears与Chrome

Chrome已经内置了Gears。尽管Gears可以在多个浏览器上运行,但Chrome才是其最好的搭 档。Chrome的其中一个新功能是允许将网络应用设为快捷方式,使用户快速登录网络应用。搭配Gears,我们可以将Gmail,Google Docs,Google Reader都设为快捷方式,这些应用就好象我们安装在本地的应用软件,无论离线还是在线都能使用,而且V8引擎的Chrome在运行js脚本更具优势。


4.Gears的启示


应该说,Gears给网络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在本地建立一个缓冲数据库,在需要作数据交换的时候,先将数据存入缓冲数据库,待连接上网络后再与网站作数据交换,从而很好的解决了离线的时候无法使用网络应用的尴尬场景。

我们只需要考虑计算机处于的两种阶段,在线或离线。在线的时候,登录网站享受网络应用的服务,数据同步;离线的时候,该网络应用通过Gears为用户提供限制的服务,数据异步。



当 然,现阶段Google还不能做到所有的网络应用都提供gears类的支持。但这样的思路是革命性的。我们至今之所以如此依赖windows,主要还在 于,我们离不开windows的软件。尽管网络应用越来越多,尽管有些网络应用能提供windows所不能提供的服务。但总有些计算机在有些时候未必能上 网,或者网速较慢,网络应用未必能给我们提供较好的体验。windows所拥有的是“端”的优势,是离线的优势,安装在window下的软件即使用户在离线的情况下也能用。

而Google Gears无疑是冲击windows“端”优势的有力武器。

试想一下,当每一款互联网应用都有其对应的Gears支持后,我们还需要windows的软件吗?


5.Gears的未来

相比台式机,我认为Gears更适合使用在上网本,手机之类移动终端,毕竟台式机通常都比较固定地接入网络。但上网本,手机这些设备的上网成本毕竟还比较高,网速毕竟还未如人意,经常会有离线的时候。对于Google Android手机,不存在没有离线应用的问题,但对于上网本,使用Google Android的OS也许是个解决办法。至于其他非Google的手机,Google已经推出手机版的Gears



对于Gears,人们对它通常的误解是离线Web应用,但Gears的野心远不止如此,随着浏览器越来越强大,在 Gears 类的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将不需要将软件安装到本地,不需要分清网络应用和本地软件,在线和离线。我们只需要利用这些服务工作,享受这些服务带来的乐趣。


PS:昨天(2009年2月25日) Gmail挂了,尽管不能通过网络访问,但还是可以通过Gmail Offline处理邮件,与邮件客户端使用无异. Google Gear的重要性,也许在这次的gmail故障中能够体验出来。